跳轉到

簡介

對於樹木相關的永續經營,可以產生出的價值,足以支撐一個產業與國家,如同美國有伐木業而造就法律與環境使制度順利發展,推行全世界,對此提出下列可以永續經營方式。

分類組別

可以增加類組,開個相關的學院,可能森林學院、樹木學院或者攀樹系之類的,以培養專業攀樹相關人員為主的學院或系所,使其樹木相關或攀樹可以成為一個產官學的完整產業,具有社群、產業、學術的完整生態。以下為提出五大方向

  • 管理:以樹木管理為主,涵蓋復育、林業、森林等,如人工造林、林業、退耕還林、生態保育、地被保護等面向。
  • 工程:以樹木工程為主,涵蓋高空作業、樹木砍伐(有繩索機具)、平台建置、樹屋搭建等面向,如落枝幹、樹屋、平台、休閒娛樂場地等。
  • 樹醫:以樹木醫治為主,涵蓋樹木生理與結構、病蟲害防治、綜合診斷、健康管理等面向。
  • 樹藝:以樹木維護為主,涵蓋值栽、修剪、育苗、維護、評估等為主方向,如都市林、園藝造景等面向。
  • 教育:涵蓋社會工作、教育、運動、休閒、活動、推廣等性質等面向。
  • 學術:以生態調查、生態保育、樹冠層調查、野地調查等學術研究方面為主。

現行已進行的領域

攀樹除了最基本的園藝、樹藝、伐木業與林木業等有關,也可與運動與休閒學系、社會工作學系、觀光管理學系具有直接的相關性。

此章〈第五章 跨領域應用與永續經營〉依循理念與目標所撰寫,介紹「繩索技術與繩索技術」、「樹藝與樹醫」、「運動與休閒」、「社會工作與教育」四大類內容與相關性:

技術攀登與繩索技術

攀樹以繩索技術為主,其發展根源來自樹上工作需要,與工業繩索有許多相似之處,相對攀岩這類技術攀登活動有相當不同,但安全與概念仍然有相當多相同之處。

社團以攀樹為主,延伸「技術攀登」與「繩索技術」相關類型的活動,包括工業繩索、繩索救援、攀岩、登山、冰攀、探洞與溯溪等領域發展,透過繩索與工具達到安全的戶外活動體驗。[1][2][3][4][5]

樹藝與樹醫

以攀樹為主,對象為樹木,因此也要了解樹木生理結構、病蟲害防治、修剪等。了解樹木生理結構知道如何選擇安全的枝椏;修剪枯枝可以避免活動中因上方落枝而受傷;了解樹木相關的病蟲害防治可以避免攀爬到有傾倒可能的樹木。最具有相關的就是「樹木風險評估」(TRAQ,Tree Risk Assessment Qualification),藉由這樣的評估方式與項目,就能對樹木進行風險及健康管理。[6][7]

樹藝師,又稱樹醫師,為專門從事樹藝相關工作的從事人員,原為從事伐木業、林木業、造林業等,後續因為園藝植栽、都市林等發展成為樹藝,在國外有「樹藝學」、「樹木醫學」專門針對樹木植栽、研究、治療、經營、管理樹木、灌木及藤本植物。

除了園藝相關的樹木管理,還包括醫治樹木,相對過去當樹木出現問題時立即砍伐,有樹藝師出現後,依照科學方式按部就班的給予治療,還包括判斷樹木現況、植栽規劃與樹種選擇、樹木修剪維護等照顧跟管理之工作,而樹醫師醫樹,就有如醫師醫人,管理跟判斷植物的疾病與問題。[33][34][35]

與樹木保護相關的國際組織有「國際樹藝協會」(ISA,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圖23是分別代表ISA協會中不同技術與階層能力的人,依照大項可以分成「認證攀樹師」(ISA CTW, ISA Certified Tree Worker)、「認證樹藝師」(ISA CA, ISA Certified Arborist)、「大師級樹藝師」(ISA BCMA, Board Cerlified Master Arboist)。攀樹師以樹木保育、高空修剪、空中救援、大型機具操作、高空作業為主;樹藝師以栽培樹木、園藝、景觀建築、林業相關工作;大師級樹藝師則是各單位溝通、行政、風險管理、都市設置樹木之規劃與實踐,或電力設備附近樹木之種植、移植、修剪工程,對於工作經歷與學歷要求相當嚴格,因此只有2%的人擁有此證照。[36][37]

在亞洲中華地區有「中華樹藝師公會」,也是從「國際樹藝學會,中國地區分會」演變而來。[36]除了香港的「中華樹藝師公會」,日本樹木醫制度也是相當悠久,於1991年推動「樹木醫」考訓制度,1992年設立與實施,分別由財團法人日本綠化中心、日本樹木醫學會、日本樹木醫會、日本樹木醫學會及森林總和研究所等公私機構共同推動,造就在30多年期間成就2500多位樹木醫人活躍各地,在世界上除了國際樹藝協會外在國際上具有卓越知識及技術能力的樹木醫機構。[38][39]

臺灣樹木健康管理、保護一直由林業試驗所推動,從民國98年開始成立「林木疫情鑑定與資訊中心」,民國101年的「樹木醫學中心」,不斷推動樹木醫學、樹藝學以及樹木健康管理人員的研究推廣、樹木保護制度、建立養成教育,修正森林法新增樹木保護專章,並與民間合作,培訓國際認證樹藝師提升我國樹木養護技術水準,而負責臺灣ISA證照與推廣樹藝制度有社團法人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40]

運動與休閒

隨著攀樹在臺灣有10年餘的發展,在國外已經數十年之久,早期運用在修枝伐木、樹冠層生態觀察,隨著攀樹越來越風行,在國內外也有國際的賽事比賽,國內有台灣樹人協會舉辦的TWTCO,國外有ISA舉辦的ITCC國際賽事。[8][9][10]除了運動賽事,攀樹也具有康樂性質的休閒活動,稱為「休閒攀樹」(Recreational Tree Climbing),相關的體驗活動與休閒活動也隨之風行。[11][12]

由於臺灣引進樹藝師這樣的制度大約只有十來年的歷史,在臺灣是一個正在發展的技術、運動與休閒活動,而目前在臺灣有兩大系統,分別是國際樹藝協會與散木攀樹技術系統,皆有在工作攀樹與休閒攀樹都有運用,而國立金門敏捷攀樹社的創社人兼社團負責人則是從散木攀樹技術系統出身,目前以休閒攀樹為主。[12]

由於攀樹在臺灣是一個正在發展的技術、運動與休閒活動,從事攀樹在運動與休閒活動中是佔比很小,相關課程、活動、證照、產業鏈也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情況,即使政府針對公家機關的有明確定的指定證照,卻因每家公司、機構、縣市、公家機關要採用何種證照也都不一樣,而法規上也尚未像工業繩索有明確指出相關規範與權限,只能說能多拿能多學是最好的,也希望未來臺灣的攀樹不要只偏於證照。[41]相信未來臺灣會樹藝、樹醫方面會趨於完善與國際化,而除了樹藝、樹醫方面外也希望臺灣在運動、休閒活動、社會工作、教育方面能創新與發展。[22][21][42]

社會工作與教育

因為透過「繩索技術」在安全的保證下 ,攀樹時會近距離接觸樹木,同時也在大自然的環境底下,對於五官的協調、對周遭的觀察力有所提升與訓練,除了伐木、修樹、運動休閒外,將攀樹視為工具為社會工作與教育帶來不一樣的選擇。

例如以「探索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為例,也稱為「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13][14][15]道法自然探索探團隊就以「探索教育」,透過攀樹這項工具發展出「自我探索」(PA, Project Adventure)相關的課程與營隊。[16]而果子有光社會工作師事務所就以攀樹為工具的將攀樹運用在社會工作上面,創辦人許月萍也長期在「探索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領域,以「探索治療」(Adventure Therapy)方式進行社會工作,自稱攀樹社工師。[17]

以攀樹為主,對象為樹木,因此也要了解樹木生理結構、病蟲害防治、修剪等。了解樹木生理結構知道如何選擇安全的枝椏;修剪枯枝可以避免活動中因上方落枝而受傷;了解樹木相關的病蟲害防治可以避免攀爬到有傾倒可能的樹木。最具有相關的就是「樹木風險評估」(TRAQ,Tree Risk Assessment Qualification),藉由這樣的評估方式與項目,就能對樹木進行風險及健康管理。[6][7]